close

要發布這篇文章之前,我其實是抱持著:應該有人會需要這方面的信息...

 

透過我們自己的經驗分享,可能會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

 


 

在兒子出生後,我們一直感覺他的右眼睜不開,或者是睜著就是很小,兩邊大不大一樣

 

在月子中心內,我們一個直接反覆的問兒科醫師,他的眼睛是怎麼回事?

 

醫生當時的回覆是告訴我們,可能新生兒的發育尚不完全,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情況

 

加上他當時候也有鼻淚管堵塞的情況,所以我們也就沒有想太多...

 

一直到滿兩個月,到出生的醫院要做例行的新生兒檢查、打預防針

 

兒科醫師看到他的眼珠,才跟我們說:他右眼可能是眼珠下垂,建議馬上去眼科掛號檢查

 

當我們根本不懂什麼眼睛垂下的時候,會有什麼影響...

 

只是聽著醫生的指示,趕著抱著他去眼科診所掛號...

 

眼科醫師檢查後,非常輕鬆的告訴我們,這個就是眼瞼下垂,現在也不能做任何的處理,

 

就是請你們自行回國做貼眼皮的動作,把眼皮撩開,

 

不要擋到眼睛孔,不要影響到他們視力發展,等他再大一點,四五歲之後,再考猜動作...

 

我當下整個人蒙了...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?未來他又會怎麼樣?

 

回到家,我瘋狂地上網找資料,相關的資料真的很少很多...

 

慶幸有找到一個社團,裡面是眼睛下面垂著孩子的家長,

 

大家在裡面互相討論,互助合作

 

在此真的要非常非常感謝創建立社團的媽媽,

 

我在裡面把我所有搞不懂的事情,幾乎是全部搞懂了~

 

我花了一些時間,讓自己不再自責,在此也要鼓動遇到類似問題的媽媽,

 

我們都知道沒有一個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健康,但是不管怎樣,

 

孩子選了我們,我們就是要毫無保留地愛他們,保護他們,

 

堅韌地做起他們的後盾,幫他們擋風擋雨,無法讓他們人生一路順遂,但至於做我們所能做的一件

 


當我開始查詢到相關資訊時,知道有部分的眼睛下方,會伴隨著神經展開問題

所以除去了眼科以外,我還帶著他去掛了兒童神經內科門診

慶幸檢查出來的一切都是正常的,只有單一純眼瞼下垂的問題

大家應該都會想知道,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呢?

其實我們看了這麼多醫生,沒有一位醫生能確切告知我們原因

可能是遺傳性、可能是胎兒發育不全...等

但是他們都是秉持同樣的態度,原因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現在的視力發展

因為孩子的視力發展,就是從嬰兒時期開始,如果沒有做好每天貼眼皮的動作

可能會導致弱視或是斜視...等視力發展不良的問題

加上他是只有單眼的下垂,所以他會非常習慣的使用正常的眼睛看東西

這樣的情形就是非常的需要留意,因為不被使用的眼睛,沒有受到刺激,會無法發育正常

因此,我們開始了每天盡量維持一小時的貼眼訓練⬇️

第一次只維持了10分鐘,孩子就抗拒了

但醫生說,至少有訓練到

IMG_6705

 

我們總共看了三位醫生,總結下來,訓練視力的方式有兩種

第一種是貼眼皮訓練,把下垂眼睛的眼皮往上貼,讓瞳孔可以順利地接受光的刺激

第二種是貼眼訓練,把正常的眼睛貼起來,強迫孩子使用下垂的眼睛(貼眼時間不能太久,因為要考量正常眼睛的發展)

我們之所以選擇第二種方式,主要是孩子的配合度沒有這麼好,

第一種方式他比較不能接受...所以才用了第二種方式去做訓練

但當孩子越來越大...自主性越來越強,

貼眼睛的規矩也被他漸漸地破壞掉了...

所以我們荒廢了一段時間,等到接近一歲回診時,醫生告訴我們,孩子的閃光有點嚴重了...

建議我們可以的話~可以考慮進行手術了~避免後續影響視力更嚴重,會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...

沒錯...聽到這個消息,我的心情又複雜了起來...

我們一直知道,孩子眼睛的問題,總有一天要進行手術處理的

但是他當時才一歲,完全無法溝通的年紀,要接受全麻手術、還有術後照顧的問題

我真的非常非常的焦慮...我又開始在社團內爬文

接著又到高雄大醫院看了兩個醫師,

重新檢查視力後,高雄的醫生告訴我們,目前孩子有閃光視差沒錯

但是沒有到必須立即開刀的程度...聽到這個消息...我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

不過,醫生仍然建議我們要繼續做貼眼訓練....

我們也告訴了醫生,孩子無法配合的種種情況~~~

醫生用了另一種點藥水的方式,來幫他做訓練~

接著幾次回診~視差終於有控制下來,沒有之前差距那麼大

但在外觀上,就是滿明顯的大小眼⬇️

IMG_6708


漸漸地,兩歲過後,孩子的理解能力跟語言言語表現達能力突然突飛猛進!

以帶他出門,被問到眼睛怎麼了?

我們因為懶得理解,都會直接回复:他剛睡醒、大眼睛...等

後來發現,孩子也聽得懂我們講的話……對他來說似乎會產生心理髮展的影響

加上我們帶他出去公園,或者是去參加活動時,

同年長的小朋友,也會對他的眼睛產生好奇

孩子們都比較不懂事,童言童語的...

我也注意到我兒子的反應,他好像懂不懂,

我不希望他在這個世紀裡,沒有好的心理髮展,影響他往後的成長

或者也許是我們當家長得不夠堅韌,無法給孩子健康的觀念...

因此我們選擇了讓他盡可能快的手動...


手藝的方式也有很多種

有需要自費的,有健身給付的

真正的必須再一次感謝社團的功用

在裡面我翻遍了所有的案例,一讀每則留言

也有私訊幾位媽媽,聽他們的意思

因為手藝之前的未知數太多太多,無法預測的孩子有沒有辦法搭配

我帶著非常憂心不安的心情,到台中榮總看魏利真醫生的診

魏醫生是非常有經驗的醫生,看過她開的一些案例,

最後我選擇給台中榮總的魏利真醫開刀

手法的方式是:眼瞼上舉術,屬於健身給付的範圍

 

 

相關資料:眼瞼下垂3大特徵-兒童勿錯過黃金治療時機


 

關於技術前檢查和技術過程,會再發布新的文章...請繼續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lodreamers 的頭像
    hellodreamers

    【夢.想家】

    hellodream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